张问陶人际关系

据《遂宁张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遂宁张氏由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白獭河(今湖北省麻城市白塔河村)迁入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

据《遂宁张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遂宁张氏由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白獭河(今湖北省麻城市白塔河村)迁入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至康熙年间,张问陶的高祖张鹏翮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张氏崛起,成为一支兴盛长达200年的望族。家族中考中进士者6人、为官者80余人,1人入《中国通史》、2人入《辞海》、3人入《清史稿》、4人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有诗文著述流传者50余人,可谓“一家男女尽能诗”。因为张鹏翮和张问陶祖孙二人分别在政治和文学上取得崇高地位,康熙、雍正两帝还亲自为张家赠匾、赐书,可谓名满天下,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

辈分

关系

姓名

家世

高祖

张鹏翮

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太子太傅。

曾祖

张懋诚

官至通政使、署工部右侍郎。

祖父

张勤望

官至山东登州知府、署登莱青海防兵备道。

父亲

张顾鉴

官至云南开化知府。

母亲

周氏

即墨人,赠孺人。

妻妾

元配

周氏

涪陵人,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周兴岱女。

继室

林颀

江苏人,四川布政使林儁女,著有《林恭人集》。

同辈

张问安

清代诗人、书法家,著有《亥白诗草》八卷。

陈慧殊

浙江人,江西南安府同知陈亿女,著有《香远斋稿》。

张问莱

蜀中才子,与书法家梁同书为忘年交。

弟妹

杨继端

四川人,松江府知府杨玺女,清代女诗人、画家,著有《古雪集》。

-

嫁浙江归安监生潘本侃。

张筠

清代女诗人,嫁骧黄旗汉军袭骑都尉高扬曾。

子辈

嗣子

张知防

张问陶无子,其为张问陶族侄。

侄子

张知简

工对联。

好友交游

张问陶天才踔历,名满宇内,交游甚广。据统计,张问陶诗歌中涉及的人物多达800余人,凡活跃在乾嘉诗坛的诗家,多与船山有交往。

关系

姓名

身份

交游

同年

桂馥

学者

有《醉后示船山》《与船山说鬼》《戏题船山画兰》《赠别船山》等诗作。

洪亮吉

官员

学者

张问陶同科榜眼,与船山友谊情重,唱和亦多,有《题张同年问陶诗卷》《长至前一夕,久坐待张同年不至,兼怀里中旧游,拉杂书毕不觉破晓》《十二月初三日,雪霁邀同年张问陶、顾王霖过饮,醉后作》《张同年将乞假归蜀,醉后作送之》《岁暮怀人二十四首之十九·张检讨问陶》《送张问陶同年乞假归蜀并序》等诗文赠张问陶。

石韫玉

官员

学者

张问陶同科状元,二人相交至深,有《初夏偕寿庭、船山同游法源寺,船山见和叠前韵答之》《送同年张船山吉士乞假归蜀》《船山以诗见遗,奉答四绝》《简船山吉士》《九日和船山检讨》相赠。张问陶死后,有《黄复翁家藏船山太守寒山独树图偶题一绝句》《题船山遗墨》《悼船山同年三首》《翌日同往祭船山太守,赋诗述事和绍武韵》等悼念。

李赓芸

官员

乃船山至交,唱和至多。有《同年张船山吉士赠诗奉答》《秋日过张船山庶常寓》《张莱州(问陶)侨苏州,而居停查郎中(有圻)遘难,作此询之》等诗相赠或探访。

文友

袁枚

诗人

张问陶由洪亮吉引荐给袁枚,他对张船山甚推许,称船山为“生平第一知己”。有《答张船山太史》《和船山诗》。

孙原湘

诗人

与张船山关系甚密,赠诗颇多,有《题张船山太史问陶勾漏山房》《喜晤张船山前辈时辞莱州守侨居虎丘山塘(二首)》《湖舫席上看船山醉即用惠书扇头韵》等诗相赠。

孙星衍

藏书家

与张船山交深,和诗甚多,有《次韵答船山翰林见慰坠车之作》《又答船山翰林》《次韵张问陶》《张太守问陶为余题半身小影次韵答之》《次韵赠张船山》。

吴锡麒

文学家

与船山友善,唱和甚多。有诗《喜查小山移居来吴,把晤新居剧谈往事,赋诗奉赠,并寄张船山莱州二首》《除夕前一日(即小除夕)船山招集怀人书屋祭诗二首》。张问陶死后,有《哭张船山三首》悲之。

宋湘

文学家

书法家

与船山唱和颇多,有《见张船山归田诗卷因次其韵(四首)》《送张船山前辈出守莱州即次留别元韵(六首)》等诗。

弟子

姚元之

文学家

两人交往甚密,唱和频仍。船山作有《题姚伯昂诗》。他题跋过的《姚元之诗稿》今尚存,姚元之称:“师爱余独甚。”船山出任莱州知府时,姚元之有诗《寄蓬莱太守张船山夫子》。张问陶死后,姚元之曾在其《竹叶亭杂记》中怀念恩师船山。

崔旭

文学家

船山极赏识崔旭,以王渔洋门下崔不雕相比,一时传为佳话。张船山作有《题门人崔晓林旭诗》二首。崔旭有《寄船山师》《题船山夫子画兰,兰出石巅,题云:兰之品高,吾谨于高处位置之》《闻船山师自莱州移病归》《读<船山诗草>见赠和诸作有感》《题张船山夫子集后》。张问陶死后,崔旭作诗《闻船山夫子凶问》恸哭。

梅成栋

学者

嘉庆五年,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同出张船山门下。船山时时指导梅成栋,教育梅成栋作诗要首重人品、要有奇气。后来,已是道光诗坛领袖的梅成栋回忆恩师的教诲。他寄诗于崔旭云:“同受船山夫子恩,座间曾叹两诗人。虚名竟折书生福,潦倒名场十六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