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出处考究

姓名出处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多数并无名字记载,解珍成为宋江部下最早见于宋元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宋江三十六人赞》是《水浒传》蓝本之一,其中解珍的…

姓名出处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多数并无名字记载,解珍成为宋江部下最早见于宋元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宋江三十六人赞》是《水浒传》蓝本之一,其中解珍的赞词为“左齿右噬,其毒可畏。逢阴德人,杖之亦毙”。而在被认为是《水浒传》另一蓝本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则没有解珍的名字。

绰号考究

两头蛇,通称枳首蛇,多产自岭南地区,系无毒蛇,因其尾部圆钝,有与颈部相似的黄色斑纹,且能头尾行进,故俗称“两头蛇”。《白泽图》:“故泽之精,名曰冕,其状蛇身两头,又枳首蛇,一头有口眼,一头无,两头皆能行。”

《尔雅·释地》:“中有枳首蛇焉。”郭璞注:“岐头蛇也。或曰: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在古代传说中,两头蛇被认为是不祥之物,见到会有灾殃。

元杂剧多以两头蛇与双尾蝎并提。关汉卿《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一个是康君立,双尾蝎侵入骨髓;一个是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他母亲狠似那双尾蝎,心毒似两头蛇。”佚名《百花亭》:“他狠毒呵似两头蛇,乖劣呵浑如双尾蝎。”此当为解珍、解宝绰号出处。

也有观点认为,两头蛇、双尾蝎的绰号是基于解珍解宝所使用的兵器浑铁点钢叉。将兵器比作两头毒蛇、双尾毒蝎,突出得是解珍兄弟手段的高明和下手的狠毒。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