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人物简介

鲍姑(309-363),小字潜光,陈留郡(今开封陈留)人。其父亲鲍靓,字太玄,曾任南海太守。319年(东晋太兴二年),鲍靓在越秀山南麓建越岗院(即今三元宫),供…

鲍姑(309-363),小字潜光,陈留郡(今开封陈留)人。其父亲鲍靓,字太玄,曾任南海太守。319年(东晋太兴二年),鲍靓在越秀山南麓建越岗院(即今三元宫),供鲍姑居住修炼。与葛洪结为夫妻后,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术,一起炼丹制药,并到广州一带采集丹砂等20余种药物,作为原料。现南海西樵山附近的仙岗还存有他们早年炼丹的遗址。鲍姑一生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所辖南海郡的番禺、博罗等县。医德高尚,擅长灸法,尤精通艾炙法,善于医治赘瘤与赘疣等病症,为百姓解除病痛,被尊称为“女仙”、“鲍仙姑”。鲍姑的灸法经验主要记载在葛洪的《肘后要急方》内。全书记有针灸方109条,其中灸方占99条。该书较详明的记述灸法的作用、疗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丰富了中医学的灸法内容。原存于广州市三元宫的“鲍姑艾灸穴位图”,对人体骨节经络、五脏六腑均有详细叙述,大致符合现代医学原理,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363年(建元元年)鲍姑患急病辞世(一说在罗浮山玉鹅峰千丈岩采药坠岩身亡)。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