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主要影响

文学佛学目录学旅游谢灵运文学体裁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

谢灵运文学

体裁

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

特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合力展现出山水的姿态各异而又变化万端。同时,谢灵运山水诗又呈现出了“自然”的一面。谢诗中体现的“自然”,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谢灵运山水诗真实地呈现了自然的风貌,这和诗人的“雕琢”之功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谢灵运也有看似不事雕琢脱口而出的句子,真切自然,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

“雕琢”和“自然”往往在谢灵运山水诗中杂糅并陈,这是谢诗的双体面:从诗歌的发展来看,谢诗是“自然”的,这一方面反映在其描摹景物的用词,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其所描摹的景物也是现实的,这既不同于汉大赋夸张藻饰,也不同于玄言诗的概念化写景风格。而“雕琢”,大多集中在谢灵运对具体景物的细部刻画上。

谢灵运重情,在其山水诗中表现得极为充分。从整体上而言,在经历了玄言时代诗歌重“理”而“皆平典,似《道德论》”的过程。谢灵运的山水诗遥接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以自身的创作实绩令诗歌重新回归了抒情言志的传统,在其绝大部分山水诗中,也体现了诗人抒情言志的风格。其诗作中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理想的失意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倾诉了“与世不相遇”的悲愤之情。②作为山水的游赏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流露了对自然的赏爱之情。③作为行旅的孤独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抒发了寻求同道的思友之情。④作为求道的思想者,谢灵运在其诗作中表达了悟道后的欣喜之情。

谢灵运的山水诗,开创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新境界。他在既往文学作品写景经验的积累之上,创造性地将多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在其山水诗的创作中。在他的山水诗中,山水诗充满新鲜感甚至是陌生感的、或幽深或明丽的景观,为读者呈现出如同实景,而又超越实景的诗化的“自然”。同时,由于谢灵运的山水诗以“言志”为旨归,因而,自然山水又是他抒发情感的载体,总是蕴含着作者主观的情绪。由此,形成了谢灵运山水诗独特的自然、人文韵味。

影响

谢灵运及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刘宋时期已产生巨大影响,沈约、谢脁等人对其继承与发展促进了山水诗的逐步完善。谢诗语言富丽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细致入微的描摹景物,这对后世诗人诗歌语言及写景技巧都有示范作用。谢灵运的山水诗追求骈偶对仗,这一特点一方面直接影响了稍后的齐梁文学,促进永明体的出现,另一方面又间接推动了近体诗的出现,为初盛唐山水诗走向律化起了应有的作用。他的山水诗创作在写景模式与形式技巧方面都影响着初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谢诗三段式结构和明暗双线结构为初盛唐诗歌的发展搭建了较高的平台,最终山水诗在唐代达到高度的繁荣,出现山水田园诗派。

谢灵运佛学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重要的佛学家。在当时佛经的传译活动中,谢灵运参加过《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的润改,注释,编有梵汉字典《十四音训叙》,还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佛禅意蕴的诗赋文章如 《石壁立招提精舍》、《和范光禄祗洹像赞》、《维摩经十譬赞》 、《净土咏》以及《佛影铭》等。 最重要的是,他对于佛学的发展是有理论贡献的,他的《辨宗论》,是倡导和发挥道生的顿悟成佛理论并施影响于后世的关键性论著。对于唐宋禅学,对于宋明理学,《辨宗论》都可以视为来自中古学术的重要渊源之一。

谢灵运目录学

谢灵运在目录编撰方面有很大成就,宋元嘉三年(426年),谢灵运任秘书监,负责整理现存秘阁书籍,补足旧文。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书籍多有散失,遗留异地,谢灵运奉诏著录,四处收访,亲为校理,终于在殷淳等目录学家的协助下撰成《秘阁四部目录》。据阮孝绪《古今书最》称:《秘阁四部目录》著录了一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佛经四百三十八卷,分为六百四十五帙。比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四部书目》著录更为宏富。

谢灵运旅游

谢灵运是中国古代的旅游家,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旅游上。谢灵运的旅游,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他淡泊名利,只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谢灵运在旅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文。他的诗文情景交融,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例如谢灵运创作的《富春渚》,其在诗文中,描述旅游中见到的奇山异水,优美景色的同时,也将“形于当行,止于当止,人生本位无法超越”这样的人生道理,体现在其诗文中。谢灵运在其山水诗文中,给人呈现出一种美的享受,他将自己旅游中看到的色彩、听到的声音,写进自己的诗文中,给人呈现一种情景交融的场景,给人鲜明、敞亮的感觉和印象。

除此之外,谢灵运的旅游活动,也属于探险生活,他经常选择一些奇险、陡峻的山峰作为自己旅游的目标,而且他还热衷于这种旅游探险,在挑战自己勇气,挑战山水风景时,谢灵运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为了探险旅游,谢灵运发明了”‘登山鞋”——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谢公屐”。他还在一些陡峭山峰上建造了亭台,便于旅游人士歇息。

谢灵运旅游中创作的山水诗文,流传后世,促进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旅游遗产。谢灵运认为旅游可以养生,可以让人忘记烦恼,摆脱疲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休养生息的作用,所以谢灵运提倡旅游,并在旅游活动中产生了旅游观。他的旅游观让后人进一步的认识旅游,认识旅游的作用和意义。他的旅游活动、旅游山水诗文、旅游观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