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政举措

政治经济外交政治丁巳复辟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带3000辫子军入京。六月三十日夜,张勋等潜入故宫,与陈宝琛等会议,将复辟事告知…

政治

丁巳复辟

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带3000辫子军入京。六月三十日夜,张勋等潜入故宫,与陈宝琛等会议,将复辟事告知前清宗室。七月一日凌晨,张勋率康有为、王士珍等50余人进入宫中。溥仪将当天改为宣统九年。溥仪连发九道上谕封官授爵: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七位内阁议政大臣,他们是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授各部尚书: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张镇芳为度支部尚书、王士珍为参谋部大臣、雷震春为陆军部尚书、朱家宝为民政部尚书;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授赵尔巽等为顾问大臣;授原各省督军为总督、巡抚;授张勋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仍留北京;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七月二日日,授瞿鸿等为大学士,补授沈曾植为学部尚书、萨镇冰为海军部尚书、劳乃宣为法部尚书、李盛铎为农工商部尚书、詹天佑为邮传部尚书、贡桑诺尔布为理藩部尚书。要求全国“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当天,北京街上出现大门挂龙旗的现象。

七月十二日,段祺瑞率领的讨逆军进入北京,张勋的军队兵寡失败。张勋逃到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内。溥仪的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批准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

满洲国“皇帝”

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于民国

二十一年(1932年)九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成立满洲国,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两年间溥仪任满洲国执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日伪军的扶植下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三月一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清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业之愿。满洲国成立后,根据事先的安排,溥仪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一卖国条约,使得日本侵略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控制了满洲国。

兼任伪“满洲帝国”陆海空军大元帅、伪“满洲帝国”协和会名誉总裁。

经济

满洲国期间,溥仪在东北四省作为日本本土来建设,这种机遇合定下让这个傀儡政权表面上成为了“亚洲第一经济大国”,看似比中国关内要富裕。

溥仪在担任满洲国皇帝期间,由于满洲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日本侵略者所垂爱,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虽然满洲国虽然GDP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但根本命脉在日本占领者关东军手里。

外交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已经就任满洲国“皇帝”的

溥仪,在关东军的安排下,乘坐三万五千吨的比睿号战列舰访问日本。当时,作为合作的标本,溥仪在日本政界视野中如日中天,日方为这次访问下了不少工夫,所到之处,随处可见挥舞小旗欢迎的日本民众,表现出一副“日满和谐”的姿态来。

对于这次访问,日本做了周密安排,组成了以枢密院顾问林权助男爵为首的14人接待委员会,军部还派出“比睿”号战舰和多艘护航舰来大连迎接。溥仪登上日本战舰,检阅了日本“球摩”第12、15驱逐舰队。溥仪一行到达日本横滨后,乘火车前往东京,日本天皇亲自到车站迎接。随后溥仪由秩父宫陪同,乘宫廷仪装马车,来到天皇裕仁当皇太子时居住在赤坂离宫下榻。在日期间,溥仪先后检阅了日军近卫师团、羽志野骑兵第二联队及战车第二联队,并到曰陆军第一卫医院慰问了日本伤兵。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