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人物考证

这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考证春秋时期隐居楚国蒙山(今湖北省荆门市象山)的伟大思想家、道学先祖老莱子(或曰老子)生平及其隐迹的学术论稿,全文12万余字,发表…

这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考证春秋时期隐居楚国蒙山(今湖北省荆门市象山)的伟大思想家、道学先祖老莱子(或曰老子)生平及其隐迹的学术论稿,全文12万余字,发表于湖北省荆门市文化期刊2010年8月《荆楚风》增刊上上。

作者李林林(笔名楚木)立足于原始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春秋时代的社会环境与地理条件,吸纳各家争鸣的合理观点,对悬疑千古的老莱子(老子)“生、名、籍、学、仕、著、隐”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得出了较为独到的论证,即:老莱子(老子)生于约公元前571——公元前556年之间,原籍为宋国相县厉乡曲仁里;姓老,名耳,字聃;成年后出仕周都洛阳守藏室史,号伯阳,官称老阳子,后因周王室变乱去职归乡,改姓李,南下迁隐途中始作不朽巨著《道德经》或《老子》;老年时隐居楚国蒙山侍养父母,号“莱”或人称“老莱子”,被推崇为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现荆门象山存有老莱子隐居时的“老莱山庄”、“孝隐亭”等诸多遗迹、遗碑及民间传说;古文献中“老莱子言说”及“斑衣娱亲”、“孔子拜访”“不朝楚王”等民间故事,是荆楚地区极为难得的先秦重要思想文化遗产。 史料记载,老莱子陨于江南,墓葬于原湘潭县良图塅,现株洲市荷塘区宋家桥株洲车辆厂内,时代久远,流传有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